车载锂电池的CE认证流程

时间:2025/4/27 浏览:29

车载锂电池的CE认证流程,以新能源部件为例:

---

适用指令/法规 

1. 电磁兼容指令(EMC Directive, 2014/30/EU)  

   - 确保电池管理系统(BMS)工作时不会干扰其他设备。  

2. 低电压指令(LVD Directive, 2014/35/EU) 

   - 适用于电池系统电压范围(直流>75V需符合LVD)。  

3. 电池指令(Battery Directive, 2006/66/EC)

   - 限制重金属(铅、汞、镉)含量,要求回收标识。  

4. RoHS指令(2011/65/EU)  

   - 限制电路板中的有害物质(如铅、镉)。  

---

认证流程  

1. 产品分类与标准确认

- 核心标准:  

  - 安全标准:EN 62619(工业用锂电池安全要求)、EN 62133(便携式锂电池)。  

  - EMC标准:EN 61000-6-2(抗干扰)、EN 61000-6-4(发射)。  

  - 化学合规:电池中铅≤0.004%、汞≤0.0005%(Battery Directive)。  

2. 产品测试 

- 安全测试:  

  - 过充/过放保护、短路测试、高温/低温循环、机械冲击(模拟车辆振动)。  

  - 电池管理系统(BMS)功能验证(如温度监控、均衡控制)。  

- EMC测试:  

  - 辐射发射、静电放电(ESD)、瞬态抗干扰(如车辆启停脉冲干扰)。  

- 化学测试:  

  - 检测电池材料中的铅、汞、镉含量(Battery Directive)。  

  - 检测电路板的RoHS合规性(6种有害物质)。  

3. 技术文件准备

- 包含:  

  - 电池规格书(电芯型号、容量、电压)、BMS设计文档。  

  - 测试报告(安全、EMC、化学)、风险评估(如热失控风险)。  

  - 回收标识设计(标明电池类型、重金属含量及回收符号)。  

  - 用户手册(含安装指南、维护警告、报废处理说明)。  

4. 符合性声明(DoC)

- 制造商或欧盟代表签署文件,声明符合 **EMC、LVD、Battery Directive、RoHS要求。  

5. 加贴CE标志

- 在电池外壳或包装上标注CE标志(无需公告机构编号,除非涉及特殊风险)。  

---

关键注意事项 

1. 额外运输认证:  

   - 出口需通过 UN38.3测试(锂电池运输安全标准),但此非CE要求。  

2. 电池回收义务:  

   - 根据Battery Directive,生产商需在欧盟注册并参与电池回收计划。  

3. 高风险场景:  

   - 若电池用于高压系统(如电动汽车>400V),公告机构可能介入审核安全设计。  

4. 标签要求:  

   - CE标志需与回收标识(垃圾桶图标)并列标注,尺寸清晰可辨。  

---

常见问题

- CE认证与UN38.3的关系?  

  - CE是欧盟市场准入,UN38.3是国际运输安全要求,二者需分别完成。  

- 车载电池是否需要e-mark认证?

  - 否!e-mark适用于整车及动力总成(如电机),电池只需CE(若为独立部件)。  

- 测试周期与成本?

  - 安全测试:3~5周,费用约5~10万人民币(因电池容量和复杂度而异)。

如有需要请联系我

曾:13524459378

微信咨询

公众号

返回顶部
021-52968370